疱疹战友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性传播疾病疫苗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回复:性传播疾病疫苗研究进展

现在的药物对于诱发PZ的HSV病毒是很有效果的,发P时吃药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消除症状,意味着皮肤上的病毒已经控制乃至杀灭了。关键在与病毒的根本在于它进入了神经节中,但是神经节的结构造成现有的药物无法进入神经节中去杀灭病毒。打个比方:一群武装强大的士兵无法进入阵地,根本无法面对敌人,自然也就无法发挥自己强大的战斗了。根治PZ,找到能够进入神经节的药物是一把钥匙!也许这把钥匙就是小到看不见的纳米医药。
下面是有关纳米医药的报道:
1.    日本的纳米胶囊:新华社9月5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制成了直径仅5纳米的容器,并成功将液态氟化合物封装到这种被称为“纳米胶囊”的微小容器中。 从文章说,若将各种分子放入这种迄今世界最小的“纳米胶囊”中,就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使物质发生精密受控的化学反应,这一成果有望用于开发药品、高清晰度的记录材料等。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田诚等科学家使有机分子与氟化合物结合,并在水中与金属钯离子混合。有机分子与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球状的固体“胶囊”,液态氟化合物则被封装到“胶囊”内部。 研究人员还成功通过“纳米胶囊”表面的缝隙,使外界分子进入其内部并溶解在氟化合物中。这意味着,用“纳米胶囊”封装的氟化合物可以用作精密化学反应的溶剂,应用于药品分离等方面。 藤田诚介绍说,动物实验证明这种“纳米胶囊”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纳米胶囊”还具备随温度等条件变化允许物质进出的性质,研究人员正考虑利用它把药物直接送达患者的患处。
2.    美国的纳米级炸弹:研究人员称,这种纳米炸弹的威力也许将会带来癌症及艾滋病药物传递的突破。首先,这种药物可用针头注射,进而扩散到全身。然后,利用瞄准肿瘤的手持装置向肿瘤发出脉冲,该脉冲诱使纳米智能炸弹产生定向冲击波,将被瞄准的细胞破开一个小洞,药物由此进入肿瘤细胞。此外,冲击波的力量能在几毫秒内将药物推入细胞。
   在动物组织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成功率高达99%,几乎所有细胞都可成功地接收到药物。另一方面,实验也证实该方法与化疗等传统疗法相比,对健康细胞的副作用要小得多。
纳米药物的疗效在试验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不知道对于PZ来说能否给我们带来一场革命似的顺利,类似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事情都有两面性,纳米技术的进步对于PZ根治的药物来说也不是盲目乐观的。我想如果能够根治PZ的纳米药物如果研究出来的话,那疫苗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开发了。GSK这近十年来关于PZ疫苗的投资和努力,岂不是白费?GSK公司网罗了世界大批的医药人才和投资专家,对于研发产品的可行性应该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的。对疫苗的研发投资,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资金上都应该进行了验证。可能根治PZ的药还离我们有一段距离。
目前纳米材料的研究各个国家都在努力,不知道有没有关于PZ治疗方面的研究。估计靠中国政府大概是没有指望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