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战友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更新至国际研究进展汇报--13年5月8日Cullen实验室的更新 [复制链接]

1#
虽然5月到现在也有3个多月了,不算最新,且论坛里我也曾经见过有朋友用google机器翻译过,但我还是人工将这篇更新翻译过来。个人觉得Cullen这帮人比较有戏。原文地址:http://cullenlab.duhs.duke.edu/faq/

2013年5月
关于HSV研究的更新
几乎我们与佛罗里达大学David Bloom教授合作的所有对HSV-1的研究已经完成。Bloom教授在HSV的病原性研究和其在动物模型中的潜伏性研究方面是世界上的领先者,这项专长自然令他的实验室成为我们研究团队的合作伙伴,研究关注与分子病毒学及基因表现的分析。

我们以发展针对HSV的各类可能治愈而非仅仅是目前药物所能达到治标效果的方法为方向,持续开展对HSV感染的不同方面的研究。我的团队目前正集中于HSV的两个主要方面研究。

1)        病毒编码的微核糖核酸(microRNA,或mRNA)在保持HSV感染潜伏状态中的作用
不久之前,我的实验室发现,HSV-1,HSV-2会编译病毒的microRNA,所谓microRNA即,小的调节性核糖核酸(RNA),并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抑制HSV的某些蛋白质的功能,这些病毒蛋白质平时会促使病毒进行繁殖性复制,比如诱发唇疱疹。随后,我们猜测这些HSV microRNA的作用就是保持病毒的潜伏状态。如果抑制这些microRNA的功能可能会促使病毒脱离潜伏状态,如果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就可能将所有病毒清除出人体(所谓把病毒的老巢端了)。与Bloom实验室一起,我们目前已制造出一些被剥离了某些microRNA的病毒变异体,并开始检验这将如何影响病毒的复制。在一篇最近发表在《病毒学报》(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论文中(Flores等人,2013年),我们演示了病毒microRNA的确会抑制病毒蛋白质在受感染细胞中的表现,以及缺失这些microRNA的病毒能在神经元细胞中更有效的增殖。这些实验目前在Bloom实验室中被拓展到动物模型的试验。好消息是我们的猜想——某些病毒microRNA与病毒的潜伏性有关——看来是对的。坏消息是缺失病毒microRNA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进入潜伏状态。继而我们现在对抑制病毒microRNA使病毒完全脱离潜伏为目标研发治愈疗法的方向有点不那么乐观。但是,我们仍将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与Bloom实验室合作。

2)        直接摧毁HSV DNA基因组
被感染的细胞中,潜伏状态下,HSV DNA基因组外形成了一圈坚固的染色体外结构。这个染色体圈没有任何病毒蛋白质表现,只有前面提到的microRNA和一个大型病毒非编码RNA,所谓潜伏态相关转录(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LAT),目前还不知道它的功能。由于潜伏态下HSV基因组几乎没有RNA表现,基因组被密实的蛋白质包裹起来——所谓“多项染色聚集体”——并基本上隔离起来。只有一小部分,在接近microRNA和LAT转录处,有一个小开口,所谓“染色体缺损”。最近,Bloom实验室已经小心标注了这个缺口——受感染细胞中潜伏态下可触及到HSV基因组的区域。

这条信息目前尤其具有价值,因为关于细菌植入的研究已发现某些蛋白质可以作为可编程的DNA切断酶,关键在于,这些蛋白质可以被设计成只破坏细胞中特定的DNA而完全不对其他DNA(比如人类DNA)造成伤害。(也就是说,可以针对特定DNA定点切断,文中的切断用了Cleavage一词,原意是劈开,魔兽世界里面战士技能的顺劈斩原文就是Cleavage)。我们已开始研究发展多种对特定DNA进行清除的“灵巧炸弹”,并已研发出能够在培养活细胞中有效劈开并摧毁HSV基因组的“灵巧炸弹”而不造成细胞污染。

当Cullen实验室正研发这些针对特定DNA序列的灵巧炸弹时,Bloom实验室这在研发基因载具,基本上可看作是“制导导弹”。他们的方法基于使用一种叫做AAV(Adeno Associated Virus,学术翻译为:腺伴随病毒,个人认为:腺相关病毒)的无害病毒作为载具或“病毒向量”。(…这群人文章经常使用jun事色彩的用词…)AAV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临床试验,来运送基因治疗一系列的遗传疾病。并且可大规模生产高滴度、临床试验级AAV的工厂北卡罗来纳州(临近杜克大学),弗罗里达州(临近弗罗里达大学)都有。Bloom实验室已找到一种用替换了内容的AAV感染小白鼠三叉神经区达99%神经元的方法(替换了内容的AAV会发出微微的绿光)。既然制导导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正在将“发绿光的基因”替换成各种“灵巧炸弹”。我们希望尽快测试这些武器中的一项或多项能否摧毁小白鼠受感染神经元中潜伏态下的HSV-1基因组。我们对此项研究非常兴奋,它提供了直接摧毁HSV DNA基因组的可能并能清除潜伏态下的感染。请注意,这些研究尚处于小白鼠试验的早期阶段。我们预计在我们能够着眼开始临床试验前,在我们持续取得好的进展的情况下,临床前研究将至少需要2年。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会需要足够的经费来制造临床试验所需的AAV导弹,较有前途的情形是与一家生物技术或制药公司合作。然后,这项研究真真正正提供了我们谨慎乐观的可行的前进道路。

常见问题
感谢您对我们研究的兴趣。我们持续收到大量对于我们在2008年《自然》杂志上报告的询问。这份报告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有些具有误导性。我们将简要回答一些经常提到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研究如何联系于由HSV-1引起的唇疱疹的新疗法,或由相关但不同的HSV-2引起的生殖器溃疡。

1)        你们完成了什么?
我们的工作第一次提供了对HSV-1如何在面部神经细胞建立起终身潜伏感染,以及如何由潜伏态激活造成唇疱疹的分子层面理解。

2)        你们是否已经研发出一种唇疱疹的新疗法?
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抗HSV-1和抗HSV-2药物研发的基础,使之能永久性地从患者体内清除这些病毒。

3)        这些药是否已经被用于人体?
没有,但我们希望尽早启动小白是试验来研究有效性和毒性。由于有限的经费问题,我们目前着力于对我们的猜想——即病毒的激活可以被规制,提供更多证据的工作中。

4)        何时药物可以达到临床试验阶段?
我们预计先将在小白鼠身上进行多年的动物试验,随后进行大约1-2年在其他动物身上的毒性研究,随后进行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小规模研究。这一时间表依赖于取得额外的研究经费,我们还尚未能取得。之后,如果一切顺利,这种药物才可能在HSV-1感染人群中开展临床研究。非常有可能受试药物在以上任一阶段由于缺乏有效性或某些未曾预计的副作用而失败。

5)        这项研究如何相关于造成生殖器疱疹的HSV-2?
目前我们大多数的工作在于HSV-1,唇疱疹病毒,但HSV-2与之非常相似。我们致力于了解我们在HSV-1研究中学到的知识是否也适用于HSV-2,并且我们最近的结果显示的确是这样的(Umbach等人,《病毒学报》Journal of Virology,84页,1189-1192行,2010年)。依赖于HSV-1药物的结果及经费情况,我们希望能最终开始HSV-2药物的动物试验。我们初识数据显示,HSV-1和HSV-2需要不同但仍然相近的药物疗法。

6)        贵方愿意接受用于HSV-1和HSV-2研究的资金捐献吗?
经费资助是我们取得研究进展的主要制约,所以我当然很高兴地告诉你,国家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近期已批准我与佛罗里达大学David Bloom教授领导的一项5年的研究计划,将于今年的12月开始(其实就是2008年12月开始,2013年12月结束,也就是为什么开始的时候说研究基本完成)。除此之外,另一家制药公司将为我实验室对疱疹研究提供2年,每年8万美元的支持。当然,这离我们能够取得临床试验的机会所需要的经费还非常遥远,我们工作成果除非由一家公司承担市场营销,否则很难转化为商品。我们有信心未来的实验证据能进一步验证我们对HSV-1和HSV-2潜伏性模型的规制,最终说服NIH或一家制药或生物技术公司支持药物研发以至于动物测试,并最终,如果成功,开展临床试验。无论如何,看上去至少还需很多年临床试验才有可能。由于临床前试验非常昂贵,大约需要100万美元,我们非常欢迎捐献。

若您有兴趣向我们捐助,可以按以下方式作出,
(版主将捐款方式取消了。因为本论坛无法确认此联系方法的真实性。所以,有要捐款的战友,请与楼主单独联系。本论坛不承担相关责任)

7)        目前我可以用什么来治疗慢性HSV-1唇疱疹或HSV-2生殖器溃疡?
所有的治疗决定应该征询您医师的意见,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普遍指引。虽然目前没有药物能攻击潜伏的疱疹病毒,3种紧密相关的处方药物(Zovirax/阿昔洛韦;Famvir/伐昔洛韦;Valtrex/Valacyclovir)能有效抑制活跃态的病毒,您应该和您的医师讨论使用。

我们希望这些信息回答了您的问题并对您有所帮助。请放心,我们将会致力于HSV-1和HSV-2疗法创新的研究。
最后编辑mmdz 最后编辑于 2013-08-28 11:06:2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6楼wuye2000的帖子

此言差矣。
从Al Gore1994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开始,有真正大众使用的因特网从电话线开始才20年不到。10年内感觉还是有希望的,久一点15年。我今天吃饭的时候想到的。从84年乔布斯推出Mac算才29年。因特网技术加快了社会节奏、信息的交换速度,意味着同级别应用从科研由理论进化成商品应该会比之前更快。当然,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进步有点技术爆炸的味道,但我觉得是由外星暗中支持的,哈哈哈。

所以还是可以有点信心。当然30年以后,我们也不需要啪啪啪勒。。。哈哈哈
TOP
3#

回复 8楼杰森斯坦森的帖子

澳大利亚人不是已经放言6年搞定了吗?6年之后一起去搞一搞伐,死一回也没什么,为人类做贡献勒。
TOP
4#

回复 10楼wuye2000的帖子

澳洲人 昆士兰大学那个啥学院自己的媒体经理写的,里面有cure 治愈这个字,我才会这么翻。
TOP
5#

回复 11楼老闆的帖子

其实我不认为没有药能进神经节,不然就不会有药能使人局部麻醉。仔细翻译完cullen的进展说明可以发现,情况是,所谓潜伏态,就是病毒的基因组被密实的包裹起来对药物和免疫系统都不显现病毒性质。所以Cullen总结了2种办法,1,找到方法调节某些microRNA使得病毒全部打开激活态,然后用常规抗病毒药物消灭。但目前意识到,microRNA不完全是打开激活态的充分条件,因此不能使所有的病毒激活,因此他感觉尚不怎么乐观。2,因为了解了如何“定位”包括物质的开口,因此可以用无害病毒例如AAV去运载可以特定破坏病毒基因组的DNA酶。这样不管病毒是否激活,都可以被消灭。

目前基于资金的理由,他的方法到临床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OP
6#

回复 15楼老闆的帖子

意思是,cullen的研究是通过药物使得所有病毒被强制打开激活态,显示病毒特征,然后用常规药物消灭。。没有什么子不子的。。
TOP
7#

回复 18楼老闆的帖子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问 学习学习 新进member 医学生,神经元是否能被普通药物到达。。。
我认为 神经元 没有什么 天然屏障 使得普通药物到不了的。。重点是 潜伏态病毒 无法被识别并被普通抗病毒药物攻击。
TOP
8#

回复 25楼求解的帖子

我认为 只要是药,病毒就会慢慢锻炼出抗药性。。。。。就像只要是病毒,人体免疫系统也会慢慢产生抗体一样。。。
TOP
9#

回复 21楼wuye2000的帖子

从我翻译库仑文章的理解来看,所谓激发和潜伏,不是病毒 走来走去,走出神经节外叫激发,回到神经节内叫潜伏。所谓激发,是指病毒出现病毒特征,而潜伏是病毒停止表现出病毒特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晚上马路上小姐站出来,是站街,回到普通屋内你不能说她就是卖的。扫黄打非,站街的可以清出一车,普通屋内的不能拉上车就走。库仑的瓶颈是,虽然找到了能让病毒展现活跃性的某些因素,能让大部分病毒表现出病毒性,但似乎还不能使100%的病毒激活。也就是说他对病毒活跃-潜伏态的研究认知还未完全扫除障碍,但抓住勒大方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