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战友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诺贝尔奖得主豪森:用30年追寻宫颈癌杀手” [复制链接]

1#
虽然宫颈癌已成为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但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的调查中,尚有四分之一的人不知道病毒才是宫颈癌的罪魁祸首。这使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大奖与两个病毒有关:HPV(人类乳突淋瘤病毒)和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们分别导致宫颈癌和艾滋病。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凭借有关HPV的研究独享诺贝尔一半的奖金,而另两人只得分享另一半——虽然HIV 的名声似乎比HPV要大很多。
  这是HPV首次和HIV平起平坐。HPV同样通过性接触传播、同样有着高得吓人的感染率(每分钟新增一人),但HIV却更具有吸引力。HIV正如黑洞,神秘属性不仅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而且充满着科学家的热情和争执。和热火朝天的HIV相比,HPV更像一块自留地,豪森小组在这上头安静地耕耘了30年,方收获诺贝尔金果子。
  大胆假设挑战流行观点
  1936年,豪森出生在饱受战火蹂躏的德国城市埃森,飞机的轰炸声贯穿了他的童年。就读博士期间,他被癌症吸引住了。确切地说,他“对病因更感兴趣,远胜过癌症本身”。
  他试图用牛痘病毒去破坏小鼠细胞内的染色体,但收获颇微。在当时,这个领域实在冷清,没有多少前人的工作可供参考,且他的背景知识也不够。于是他修读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并自学了相当多的实验室技术。可惜,失败似乎越来越多,多到他自己都有些难以为继了。
  如果不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一封信,很难想象豪森还能坚持多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向豪森所在研究所写信,希望一位年轻的德国学者前往工作。像其他很多可以改变命运的信件一样,这封信被他的导师随手丢弃,又戏剧性地被豪森从废纸篓中寻获。豪森去了美国。
  在宾州,他遇到了著名病毒学家亨里夫妇,以及席卷美洲大陆的嬉皮士风潮。从亨里夫妇那里,豪森得知了一种使用病毒改变淋巴瘤细胞染色体的最新技术;至于嬉皮士之风,则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影响。按照他的说法:“60年代没有在我身上打上烙印,我从来不是嬉皮士。”
  这或许让HPV的故事缺少了一点浪漫主义色彩,但这份沉静有利于伟大构想的萌发。三年后,他回到德国,在自己的实验室内,他首次发现病毒基因可以整合到人类的基因组中,并潜伏多年。后来,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同为上皮细胞癌变的宫颈癌,或许并非仅仅由单纯的疱疹病毒引起。这和当时的流行观点大相径庭。
  1972年,豪森开始着手检验自己的理论。HPV被当作宫颈癌诱因的候选之一,但这种病毒难以分离并且无法在培养基中离体培养,于是他们转而提取病毒的DNA去感染正常组织。令人失望的是,来自足底鸡眼的HPV的DNA无法导致生殖器疣,进而诱发宫颈癌。换作是别人,恐怕会义无反顾地把HPV排除出列,但豪森坚持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病毒,致病的应该是另一种。
  他是对的,现在已经分离出了超过100种HPV(其中有超过30种对人类生殖道有传染力),都存放在他所工作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还有什么比首个癌症疫苗更重要?
  在197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豪森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他从听众中收获的只有冷漠。豪森不为所动,三年后终于从生殖器疣中分离出了首个HPV——可惜和宫颈癌无关。接下来的几种HPV同样如此,直到发现HPV16,近一半的宫颈癌患者细胞中都含有此病毒的DNA。此后,豪森小组又找到了另一种导致宫颈癌的HPV18和致癌机制,超过七成的宫颈癌与这两类HPV有关。
  对宫颈癌的狙击战看似可以收官了,其实不然。
  在成为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主管后,豪斯游说制药公司研制HPV疫苗。“HPV病毒结构简单,疫苗的成功率颇大,但医药公司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还有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回首过去,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比史上第一支癌症疫苗更重要。
  抱持怀疑态度的远远不止医药企业,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报告陆续发表,反驳HPV的致癌性,直到1991年,更多的报告才确认豪森的理论。现在我们知道,在99.7%的宫颈癌女性体内都可以发现HPV病毒。
  HPV疫苗也已于2006年投放市场,针对包括16和18型在内的多种高危型HPV,可以提供高于95%的保护以免受这两类病毒的侵害。在欧洲就已经有超过150万人接种该疫苗,但高昂售价阻碍了其进一步推行——正如豪森当初的预计,所以他正在试图找到更简便易行的方法,比如通过喷雾剂代替注射。
  对于人们给HPV疫苗戴上的“首个癌症疫苗”的高帽子,豪森并不认同。他认为这个第一应该属于乙肝疫苗,虽然它被用于预防急性肝炎,但事实上极大地降低了肝癌的发病率。
  当英法两国科学家甚至政府为HIV的发现优先权争得面红耳赤之时,豪森小组继续在HPV的宁静角落里精心耕作。HPV填满了他一生的研究笔记,追猎HPV的道路曲折而漫长,很多早期合作伙伴都已经改弦易辙,但他从不后悔。他认为“慢性病的研究值得花费同样漫长的时间”。2006年,豪森将这一漫长历程浓缩在一本280页的图书中,其中充满大量的学术信息和参考文献。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转“诺贝尔奖得主豪森:用30年追寻宫颈癌杀手”

:handshake 好厉害啊!你的资料全多了,不过我的意思是说hsv跟宫颈癌的关系不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