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有源于腺体或肺泡上皮者。
肺癌是世界各地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多数国家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我国城市已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居第三位。肺癌的发病率一般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在70岁达高峰,70岁以下略有下降。在已知的致病因素中,大部分都可致肺癌。目前比较重要的有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砷和其他职业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肺癌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前提。
在中医学文献中,肺癌属于肺积、息贲、咳嗽、喘息、胸痛、劳咳、痰饮等病证的范畴。多由于邪毒犯肺伤脾,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津液不布,痰浊内生,上储于肺,痰阻气滞,痰瘀互结形成癌肿,癌肿形成耗气伤津,而出现虚实夹杂证。
一、肺癌的分型
1、周围型肺癌: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下,位于肺的周边部位的肺癌成为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和肺泡细胞癌多见.
2、中心型肺癌:生长在段支气管以上的肺癌称为中心型肺癌,以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多见。
二、肺癌需要和那些疾病鉴别
1 肺结核:除了通过临床表现、结核菌素实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外,还需反复做痰液检查(包括查抗酸杆菌和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穿刺检查直至开胸检查。
2、肺炎:
3、肺脓肿:原发性肺脓肿一般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常有突发的寒战、高热,反复咳嗽,咳大量有明显恶臭味的脓性痰液。留置的痰液呈明显的三层分布。在普通胸片上表现为薄壁空洞,内常见液平,肿块周围有炎性病变。而癌性空洞一般为不规则的厚壁空洞,肿块呈分叶状,边界清楚。
4、恶性淋巴瘤:
5、肺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炎性假瘤等。这些病变在X线检查上,均有其各自的特点,若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时,应及早手术切除。
三、肺癌的辨证论治
1、肺脾气虚型:久嗽痰稀、胸闷气短、腹胀纳呆、恶心欲吐,便溏或便秘、疲乏、四肢无力、懒言语低,脉沉细或濡,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该证型多出现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或晚期肺癌伴大量胸腔积液、或伴肝转移、或伴大量恶性腹水。化疗期间的症状比较容易控制,而且随着化疗的结束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也会逐渐减轻并消失;但腹腔转移引起的相关症状就难以控制和治愈,预后极差。该证型表现为虚实夹杂,虚指肺气虚、脾气虚为主,实指痰浊水饮内停,肺失宣降,胃失和降。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气虚阳亏表现:自汗,心悸心慌,肢凉喜温,恶寒怕冷,四肢肿胀,大便滑脱等症。
治法:补益肺脾为主,注意化痰祛浊、宣肺止咳、和胃降逆、攻逐水饮等。方药:四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 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法半夏9g,陈皮9g,川贝母9g,桔梗9g,瓜蒌12g,杏仁9g,厚朴9g,生苡仁30g,炒山楂15g,炒莱菔子12g。伴阳虚饮停或肢肿,可选附子理中汤或真武汤加减。
2、肺阴虚型:干咳、或咳嗽痰少、或咯血丝痰、食少纳差、心胸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口渴、大便秘结、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该证型多出现在肺癌早中期、或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可伴内热或火毒炽热:发热,面红目赤,咯黄痰,喉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烦躁失眠等症。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多可并发放射性肺炎一症,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或咯黄痰,喉痒不适,口咽干,心胸憋闷,严重者出现喘促,动则明显,高热等。
治法:滋阴生津,润肺止咳为主,或配清泻肺热或清热泻火解毒。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麦冬12g,生地黄15g,牡丹皮15g,玄参12g,山药15g,百合20g,石斛12g,桔梗9g,浙贝母12g,全瓜蒌15g,夏枯草12g。肺热炽盛者可加黄芩15g,桑白皮15g,生石膏30g,酒大黄12g。早中期肺癌患者经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后部分病例可以痊愈,但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放射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肺热炽盛、津亏阴伤、瘀毒损络,在放疗的病程中各有侧重出现,治疗方法主要是清泻肺热,生津润燥,化瘀解毒,沙参麦门冬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银花12g,连翘15g,竹叶9g,沙参15g,麦冬12g,百合20g,丹皮15g,赤芍15g,酒大黄12g,桔梗12g,生石膏30g,甘草6g。
3、气滞血瘀型: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咯血痰、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失眠、唇暗、面色晦暗、脉弦或涩、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该证型多见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肿瘤侵犯胸壁或纵膈多可导致胸背部或腋下疼痛不适。实证为主,正气亏损不明显。中晚期患者多兼夹此证型,乃虚实夹杂之证,需加区别。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注意分别配合化痰散结,泻热通便,益气养血等治法。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