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这么说对吗?
要回答你的问题,其实要从抗体抗原的本质说起,抗原(这里特指外部的病原体,如疱疹病毒)不是机体天然就有的物质,当他们进入人体后,机体的抗御体系就会识别这种外来的物质并阻止它的扩散和攻击,这就是人体的基本防御机能。所以当疱疹进入人体时就会激发人体的这种防御反应,机体于是产生抗体,这种反应在初次接触抗原的时候是以快速但不精确的IgM为主,以便迅速的产生反应;但是由于疱疹进入机体后会很快潜入细胞中,一般是沿着神经细胞的末梢移动到神经节中静默起来(躲避),这时机体的血液中就没用抗原,机体也就没发识别到他们的存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中这种抗原的消失使机体防御体系误以为入侵者已经被消灭,所以防御反应会逐步消失,也就是IgM滴度会下降直至测不出来;如果疱疹复发或者持续存在时机体就会产生更加强有力的防御手段,即产生针对性更强的特异性IgG(中和抗体)去抵抗病毒,这种防御反应是需要时间的,通常是4~6周, 医学上叫抗体的成熟,产生特异的成熟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出现时它们就会很快的分泌抗体去杀灭病毒,这种结果就是大家都能体会到的复发一般比原发症状轻的缘故,和病毒性疾病一般也就2周时间能自限的原因了。抗体都是有自己的寿命,一般也就是3周左右时间。我们知道疱疹一旦进入人体将终身带毒,它会在合适的时候又从细胞内跑出来捣乱,当然也将再次被机体识别,又产生特异的抗体去对抗,这种循环将陪伴病人一生,因此疱疹感染后抗体一般是不会转阴的。除非控制的非常好,很长时间没有复发抗体才有转阴的机会,可惜真正意义的上的完全控制很难做到。
抗体与抗原的关系就像是一种钥匙与锁的关系一样,它识别的是抗原上很小的一段特定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在大自然中必然会有相似的结构,正是这种相似性就会造成抗体识别的失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阳性。当抗体的成熟度不好时(亲合力低)就不能够识别出特定的抗原,这就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从理论上说这种情况无法避免。抗体的特异性好坏就是准确识别的水平的高低,看似简单的问题,真正做起来却是很复杂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比拼。希望我的解释能能让你理解为什么临床上有的检测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