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抗癌疫苗
HPV(人类乳突淋瘤病毒)和HIV(艾滋病病毒)——昨天,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慎重决定让这两类鼎鼎大名的病毒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追捕这两名致病“元凶”的三位科学“侦探”由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个英文缩写极其相似的致命病毒何以“登上”代表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诺奖殿堂?本报记者昨天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内相关科学家。
发现病毒致癌确凿证据
与人们耳熟能详的HIV相比,HPV显得低调得多,但由它引发的疾病——宫颈癌,已成为全球女性第二常见的肿瘤。目前,大约每两分钟全球就有一位妇女死于宫颈癌,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与寻找每种疾病的致病元凶一样,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追捕HPV的道路颇费周折,在常人看来甚至有点“不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闻玉梅告诉记者,追捕HPV的最大难点在于,HPV病毒至今无法在细胞中培养,因此很难找到由它引发宫颈癌的确凿证据。困难面前,豪森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他认为,HPV的DNA能以非增殖状态存在于肿瘤中,这样,可以通过对其DNA的特定搜索来检测HPV在宫颈肿瘤中的存在。终于,在1983年,豪森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了HPV的致癌机理。
与此同时,豪森发现,HPV是病毒家族中的“异类”,只有某些型别的HPV病毒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71%的宫颈癌病例由HPV16型和HPV18型引起。而同样由HPV感染所造成的尖锐湿疣却不会转变为癌症。
闻玉梅院士表示,在阐明HPV病毒与宫颈癌间的因果关系问题上,豪森的工作无疑是开创性的。时至今日,要证明某种病毒与癌症之间的直接关系仍然相当困难。比如,目前科学界只能说乙肝病毒与肝癌之间高度相关,尚不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宫颈癌疫苗国内尚未上市
豪森的发现引发了后续科学家对于HPV感染史及其致癌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其开创性工作发表仅仅8年之后,一个蕴涵着全球妇女健康希望的宫颈癌疫苗专利诞生了。
199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癌症免疫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恩•弗雷泽和来自中国的周健博士合作,利用重组DNA技术制造出一种外形与HPV极为相似的“HPV病毒样颗粒”。这种病毒样颗粒内部不含导致疾病的DNA,却能刺激身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反应。
后来,昆士兰大学将此专利转让给了美国世界著名的制药公司默沙东,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宫颈癌疫苗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不幸的是,1999年,当疫苗的第三期临床研究还在进行时,周健却因过度疲劳意外去世。
2006年6月,默沙东的宫颈癌疫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全球第一种癌症疫苗。紧接着,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宫颈癌疫苗也先后在澳大利亚、欧盟、菲律宾、阿联酋等地获准上市。据了解,葛兰素史克和默沙东推出的宫颈癌疫苗,针对的主要都是HPV16型和HPV18型病毒。临床试验证明,疫苗对于这两种亚型的HPV病毒具有100%的抵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