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WS 236-2003 生殖器疱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生殖器疙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殖器疙疹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性病防治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卫生防疫机构。
诊断标准
2.1接触史
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2.2 临床表现
2.2.1主要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两种临床类型。
2.2.2 原发性生殖器疙疹
2.2.2.1潜伏期2d-20d(平均6d),
2.2.2.2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集簇的或散在的小水疙,2d^-4d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2.2.2.3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2.2.2.4 常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2.2.2.5病程约2周~3周。
2.2.2.6以往从无类似发作史。
2.2.3复发性生殖器疙疹
2.2.3.1原发皮损消退后,皮疹可反复发作。与原发性生殖器疙疹相比,复发性生殖器疙疹的局部症
状和皮损轻微,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少见,全身症状少见,病程较短。
2.2.3.2 起皮疹前,局部有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等前驱症状。
2.2.3.3 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集簇的小水疙,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浅表溃疡,自觉症状较轻。
2.2.3.4 病程约1周一2周。
2.2.3.5 以往曾有过类似发作史。
2.3 实验室检查
2.3.1细胞学检查(Tzanck涂片) 以玻片在水疙或溃疡基底部作印片,瑞特染色或姬姆萨染色,显微
镜下可见到具有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
2.3.2 病毒抗原检测 从皮损处取标本,以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试验OF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单纯疙疹病毒抗原。
2.3.3 病毒培养 从皮损处取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发现有单纯疙疹病毒引起的特征性细胞病变。
2.4 病例分类
2.4.1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2.1和2.2指标。
2.4.2 确诊病例 除了具备2.1和2.2指标外,还具备2.3指标中的任何一项。
处理原则
3.1治疗原则
及时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控制疾病的传染与复发。
3.2 临床治愈标准
生殖器疙疹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病毒性疾病。治疗后,患处皮损完全消退,疼痛、感觉异常及淋巴结肿痛消失,即为临床治愈。
3.3 管理与预防
3.3.1管理 首次诊断的生殖器疤疹病例应报告。
3.3.2 预防 虽然生殖器疤疹的预防与其他性病有相似之处,但有自身的特点。目前尚无可临床应用 的疫苗,因此生殖器疙疹的预防主要包括咨询和健康教育两个方面。
3.3.2.1咨询 包括以下内容:
a) 告诉患者此病的自然病程,强调其复发性、无症状排毒,无症状期间也可发生单纯疙疹病毒的
性传播;
b)告诉患者此病的常见复发诱因,避免心理紧张、郁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避免复发诱因可 减少复发;
c) 向所有育龄患者(包括男性患者)讲清胎儿和新生儿疙疹感染的危险性;
d)告诉原发性感染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疾病复发的病程,抗病毒抑制疗法可减少或预防 复发。
3.3.2.2健康教育 对患者和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其改变性行为,避免非婚性接触,提倡使
用安全套。